欢迎来到上海研美科技有限公司!
您当前的位置:
发布日期:2025/2/24 17:20:00

mRNA 疗法的迅猛发展,使其在医学领域备受瞩目,然而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却遭遇诸多挑战。其中,mRNA 加帽效率以及双链 RNA(dsRNA)副产物问题,成为影响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。现有加帽方法不仅成本高昂,而且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。而野生型 T7 RNA 聚合酶在体外转录(IVT)时产生的 dsRNA 副产物,更是可能引发免疫反应,且去除难度大。因此,开发新型 RNA 聚合酶迫在眉睫。

论文《An engineered T7 RNA polymerase for efficient co - transcriptional capping with reduced dsRNA byproducts in mRNA synthesis》发表于 Faraday Discussions,介绍了一种工程化 T7 RNA 聚合酶 T7 - 68。该聚合酶可显著提高 mRNA 合成中的共转录加帽效率,同时减少 dsRNA 副产物,从而简化 mRNA 生产流程。

本研究应用 Meso Scale Discovery(MSD)超高灵敏度电化学发光技术,精准检测极微量的 dsRNA。在 mRNA 合成研究中,准确检测 dsRNA 含量极为关键,因为即使是少量的 dsRNA,也可能引发免疫反应,进而影响 mRNA 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基于 MSD 的 dsRNA ELISA 方法,能够精确量化 dsRNA,为评估不同 RNA 聚合酶转录产生的 dsRNA 水平提供了可靠数据,助力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情况。

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:

  1. 准备工作 :选用 MULTI - ARRAY Standard 96 孔板,在 4℃条件下,将 K1 抗 dsRNA 小鼠单克隆抗体包被在孔板上过夜。随后,用 5% MSD Blocker A 对孔板进行封闭,时长 1 小时。封闭后,洗涤孔板,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。

  2. 样本处理与孵育 :将待检测的 mRNA 样本加入洗涤后的孔板中,在特定条件下孵育 90 分钟,确保 mRNA 样本中的 dsRNA 与孔板上的 K1 抗体充分结合。孵育结束后,再次洗涤孔板,去除未结合的杂质。

  3. 检测抗体孵育 :向孔板中加入 K2 抗 dsRNA 抗体,在合适条件下孵育 1 小时。K2 抗体能与已结合在孔板上的 dsRNA 进一步结合,形成稳定的免疫复合物。孵育完成后,洗涤孔板,洗去未结合的 K2 抗体。

  4. 信号检测 :加入 Sulfo tag 标记的大鼠抗小鼠 IgM 抗体,孵育 1 小时。该抗体可与 K2 抗体特异性结合,其带有的 Sulfo tag 标记能在后续检测中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。再次洗涤孔板,去除未结合的标记抗体,然后加入 MSD GOLD Read Buffer A。随后,将孔板放置在 MSD Quickplex SQ 120 仪器上进行读数,获取检测数据。最后,运用 MSD Discovery Workbench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,从而确定 mRNA 样本中 dsRNA 的含量。

实验结果表明,通过 MSD 技术进行的 dsRNA ELISA 测定显示,T7 - 68 产生的总 dsRNA 比野生型 T7 聚合酶少 59 倍。

图 A 呈现了氯化锂沉淀(未纯化,crude)或 HPLC 纯化后的 mRNA 的分析型 HPLC 色谱图。横坐标为时间(分钟),纵坐标为吸光度(mAU)。图中绿色曲线代表 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 mRNA,蓝色曲线代表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,黑色曲线代表经 HPLC 纯化后的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。曲线经总强度归一化处理,以便比较保留时间更长的 3' 端延伸产物。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,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在特定时间处的峰更为明显,而 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峰相对较弱,且经 HPLC 纯化后,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峰发生了变化。

图 B 则是利用 dsRNA 特异性夹心 ELISA 分析图 A 中 RNA 的总 dsRNA 含量,采用对数刻度绘制滴定系列曲线。横坐标为 RNA 浓度(μg/ml),纵坐标为 dsRNA ELISA 信号(RLU,相对光单位)。不同符号代表不同样本,包括 poly (I:C) 对照(黑色圆圈)、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未纯化 mRNA(白色方块)、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并经 HPLC 纯化的 mRNA(黑色方块)以及 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未纯化 mRNA(白色圆圈)。在相同 RNA 浓度下,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的 dsRNA ELISA 信号低于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未纯化 mRNA,且接近甚至低于经 HPLC 纯化后的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。

图 C 为 dsRNA ELISA 信号的线性图。横坐标是样本类型,纵坐标为 dsRNA ELISA 信号(10,000 x RLU)。在 RNA 上样量为 9 ng/μL 时,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的 dsRNA ELISA 信号显著低于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未纯化 mRNA,这有力地说明了 T7 - 68 聚合酶产生的 dsRNA 更少。

在细胞实验中,观察到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未纯化 mRNA 引发的 IFN 信号最强,经 HPLC 纯化后 IFN 信号有所减弱,而 T7 - 68 产生的未纯化 mRNA 引发的 IFN 信号则更低。此外,T7 - 68 产生的未纯化 mRNA 转染 HeLa 细胞后,GFP 表达比野生型 T7 聚合酶产生的 mRNA 高 8 倍。

综上所述,工程化的 T7 - 68 RNA 聚合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,为 mRNA 生产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它不仅提高了共转录加帽效率,还显著减少了 dsRNA 的形成,从而简化了 mRNA 的生产流程。这一创新成果,有望推动 mRNA 生产工艺迈向新的高度,为 mRNA 疗法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。如果您对MSD电化学发光技术或相关检测方法有更多兴趣,欢迎了解MSD超敏高通量多因子分析系统,该系统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技术信息。

上一篇:错误折叠的 TTR:ATTRv 淀粉样变性的致病根源 下一篇:抗体偶联药物(ADC)研究中的关键分析平台 ——MSD 技术